DB41T 1646-2018 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ID: |
03469FC2109E487C9000129D0CE2FAF4 |
文件大小(MB): |
0.27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19-8-3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73.020,D 09,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1646—2018,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2018 - 07 - 30发布,2018 - 10 - 30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6—2018,I,目 次,前言 ..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风险评估 .. 3,6 风险管控 .. 5,附录A(规范性附录) 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 7,附录B(资料性附录) 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实施表 .. 8,附录C(资料性附录) 企业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9,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6—2018,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南安科院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剑统、张胜利、周东洋、司恭、宋晓琳、刘黎明、王雪丽,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周朝晖、苏齐松、舒建峰、许亮、隋振华、张灿、李阳、胡永奎、程海鹏、姬文慧、昝秀荣、王占平、陈彦霞、魏萌萌、刘显、许科。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6—2018,1,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工作。其他生产经营企业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5768(所有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Ⅰ部分:标志,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和(或)环境的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包括第一、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如人员高处作业、吊装物、煤气等,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如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不良、管理缺陷等,3.2,风险,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的组合。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6—2018,2,3.3,风险点,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4,风险评估,对危险源所导致的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分级的全过程。其结果是得到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包括风险承受力与控制力分析、风险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分析,3.5,风险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分布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6,风险分析,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并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3.7,风险分级,对比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3.8,风险管控,处理风险的过程和措施,3.9,三种状态,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正常状态即正常的生产活动;异常状态即非正常生产活动;紧急状态即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事故(事件)的需要应急响应的状态,3.10,三种时态,风险控制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过去时态主要是评估以往剩余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确定这种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现在时态主要是评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将来时态主要是评估计划实施的生产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3.11,剩余风险,在实现了新的或增强的安全控制后还剩下的风险,包括未辨识的风险,4 总则,4.1 企业应按照全员、全流程、全方位的原则,自主完成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等风险评估。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参与或指导风险评估工作,4.2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制定和完善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分级管控,使风险处于可控、受控和可接受状态。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6—2018,3,4.3 企业每年应对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管控效果及其他安全风险信息进行一次再评估,每三年进行一次系统评审;当生产工艺、设备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评审工作。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辨识出的风险信息,应及时补录到风险评估档案中,并采取工程技术或管理措施,4.4 企业应对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全过程的记录和台账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建档管理。归档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风险判定准则或不可容许风险清单、风险点识别和评估单元划分结果、安全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清单、重大危险……
……